欢迎光临东莞青年门户网,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东莞青少年网 > 文件库 >
关于印发《2003年—2005年东莞市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通知(东团通〔2003〕26号)
东莞青少年网  http://www.dgyouth.gd.cn/  2003-10-17 01:56:00

各基层团委:
    现将《2003年—2005年东莞市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共青团东莞市委
2003年10月16日

 

 

2003年—2005年东莞市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团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是全面推进我市团工作“三大计划”,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根据市委《2001年—2005年东莞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精神,结合我市共青团实际,制定《2003年—2005年东莞市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团十五大精神,围绕我市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文化新城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团干部队伍的实际,以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为重点,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团干部的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党政放心、群众满意、青年追随”,既能从事青少年工作,又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团干部队伍。
    2、工作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教育和引导团干部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研究和解决团的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注重培训质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和手段,精心编选培训教材,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育培训的管理和评估,增强教育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与推荐、使用相结合。逐步推行任职培训和在职定期进修的制度,把理论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推荐、考核、选拔、任用团干部的重要依据,推进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不断改革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团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创新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拓展培训渠道,延伸培训工作手臂,加强培训阵地建设。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1、工作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围绕理论基础、党性锻炼、世界眼光、科学思维、战略思维和业务能力开展教育培训,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团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需求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分级管理,分层实施,计划调训、自主参训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团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逐步完善。
    2、主要任务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团干部在理论素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
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团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团干部。重点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党的十六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团的十五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学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坚持开展党性党风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两史三情”教育活动,提高团干部党性修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工作。加强勤政廉洁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以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为核心的作风教育等,切实搞好团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切实加强岗位职务培训。学习团的工作理论、团的历史和团的业务知识,帮助团干部掌握从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同时,结合团的重点工作,开展工作项目培训,提高团干部从事团的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积极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等,调整、改善团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团干部成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具体要求
    1、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团干部,是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各级团组织都必须将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团的十五大精神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基本内容,确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团的十五大精神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入耳入脑。要通过举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班,在全团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今年年底,各一级基层团委要对基层团干部进行一次集中、系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团的十五大精神的学习教育,并结合全市村级团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团员青年进行“两史三情”的学习体验教育活动。团市委将每年举办1—2期专题学习活动。
    2、大力推进新任职团干部培训。结合我市基层团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基层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从2003年起,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基层团干部进行分期分批轮训工作。团市委主要负责培训一级基层团委班子成员、村级团(总)支部书记,每年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一级基层团委主要负责培训所管辖二级团委、团(总)支部班子成员,每年轮训一遍,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一级基层团委的正、副书记,按照团省委的调训安排,由团市委负责选派。新上岗的一级基层团委班子成员,一般上任半年之内,应由团市委统一组织参加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团干部岗位培训证书》。
    3、认真开展工作项目培训。各级团组织要围绕各个时期团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从推进工作出发,开展各类工作项目培训班,帮助团干部及时掌握重点工作项目的内容、要求、方法和推进步骤,努力提高团干部从事团的重点工作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
    4、积极拓展出国(境)培训。适应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要求,加强与港澳青年社团培训机构、外国青年社团培训机构的联系,积极拓展相关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团干部出国(境)学习培训、考察交流,积极拓展团干部出国(境)培训项目。
    5、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锻炼和继续教育。建立团干部挂职锻炼、上下交流学习制度,定期选调基层团干部到团市委机关学习锻炼和推荐优秀基层团干部到团省委机关挂职锻炼。同时,要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的观念,在鼓励和支持团干部在岗自学的基础上,积极为团干部接受继续教育、改善专业知识结构创造条件。争取部分全国重点高校的支持,开展团干部学历教育,为基层团干部提供高等学历教育机会。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各基层团委要高度重视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这项工作。在制定团的发展规划、研究部署工作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一考虑,统筹安排。要重视建立健全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机构,研究、解决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抓好检查督促,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措施落实,经费落实。
要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将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布局之中。要与党政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取得具体帮助,为做好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造条件。
    2、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团校和基层业余团校以及青少年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培训基地的建设,并加强团校、培训基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基层业余团校要充分发挥团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履行团干部培训的职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搞好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完成各项教育培训任务。要广泛整合各种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开辟多种教育培训渠道,延伸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手臂。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从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中选聘兼职教师,建立开放的、高层次的团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实行师资共享。
    3、切实保证团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要主动争取把团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政及企事业单位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之中,积极争取经费和政策支持。要广泛争取社会支持,多途径、多渠道地筹集团干部教育培训资金。团费的主要部分应用于团干部教育培训。要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坚持勤俭办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团干部培训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不正之风。
    4、执行团干部培训情况年度通报制度。执行团干部培训情况年度通报制度,严肃干部培训纪律,团市委定期以书面形式对全市团组织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向市委组织部汇报。建立学员学习档案,将学员《学习登记表》存入个人档案。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列入各基层团委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考核指标。
各基层团委每年要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专项总结,并将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团市委。
    实施《2003年—2005年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是实施基层团建强化计划,加强团干队伍建设,提高全市团干部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团组织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出相应具体可行有效的计划,抓好落实。

 

来源: 编辑:管理员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
>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东莞市委员会 备案号:粤ICP备11103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