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团市委在市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举行“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市人大代表刘利玲、蒋红霞,市政协委员尹利平、吴平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与我市青年企业家、创业青年、社工、厂局青年、青年教师、“两新”组织青年、学生等各界青年代表约30人进行深入亲切的交流。团市委何俊聪副书记主持了本次活动。
会上,围绕本次“面对面”活动主题——“促进青年创业,构建青年创业扶持体系”,参会青年代表踊跃发言,积极提出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青年代表的困难和疑惑作出了回应,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青年创业环境,寻求促进青年创业有效途径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学生代表、东莞理工学院创业团团长郑桂滨表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固然是个美好的梦景,政府部门也不断朝这个目标努力前进,但仍存在创业门槛高,创业失败率高的问题,创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教师代表、东莞理工学院创业精英班班主任罗恒深建议,一是政府加大培训力度,创建创业培训中心,引入高标准高水平课程;二是解决创业资金难题、改善融资环境;三是鼓励创意类创业;四是提倡组队创业,集合方方面面的精英更有利于创业。
厂局青年代表、东莞银行沙田支行副行长、团委书记伍国玮指出,创业青年遇到的现实困境有目标迷茫、准备缺乏、创业急于求成等。要突破困境,就要构建“六有”体系,分别是有组织、有培育、有示范、有项目、有扶持、有预警。
企业家代表、东莞天使会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鸣表示,大学生创业确实难。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一是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为非本地户籍的创业青年打开贷款大门。二是突破产品瓶颈,鼓励青年积极投入科技、教育行业,顺应时代的潮流。三是创业培训要结合国外经验和本土实际,国外导师课程与本地导师课程相结合。为了让导师可以更好的指导创业青年,他建议配备导师助理,负责收集培训资料、整合培训课程,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四是创业教育前置,学校可以考虑从高中就植入创业、理财、风控等课程,让青年提早接触创业,可以帮助青年尽快适应创业环境。五是通过文化传播,进行“创业包装”。他表示,东莞经济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一盏明灯。通过媒体传播创业文化,可以让一些好的创业项目被大众所了解,让市场的热钱可以投入到创业青年的项目中,同时也解决创业青年筹资的难题,一石二鸟。
社工代表周小明表示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青年创业工作已经初步打开局面,塑造了一批青年创业典型,为后继的青年创业者树立了榜样。为进一步促进创业工作,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促进创业培训系统化,提高青年创业能力;搭建“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阵地等专门的创业服务平台;二是通过加大对青年创业的财政投入,推出贴近创业青年的融资业务,在注册登记程序、条件、费用税款收取及其他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和便利等方面来打破青年创业融资瓶颈,解决创业青年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厂局青年代表、东莞市人力资源局人事科副科长、团委书记邓君诚解读了近期与创业相关的政策,让青年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国家对于创业工作的顶层设置,让创业青年埋头苦干时也可以抬头看路。
政协委员吴平从自身的创业经验提出建议,一是青年创业不能好高骛远,追求一蹴而就,可以先到经济实体锻炼学习、积累资金资本;二是脚踏实地,找准方向,努力加强自身技术能力;三是提高创业素质,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政协委员尹利平叮嘱创业青年要选定方向,产品要找准市场的切入点。同时给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建议,例如利用废弃工厂改造青年创业园、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政策的倾斜程度与企业销售额成正比等等。
人大代表蒋红霞、刘利玲认真听取青年代表指出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从资金申请、政策扶持、创业方向等方面作出了相对的回应。她们建议广大青年要增强政治敏锐度,主动关注政府发布的关于创业的信息,结合自身兴趣去创业和申请政府有关资助。对于青年代表的建议,她们表示会认真整理,争取在“两会”上就青年创业工作出言献策。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其他代表也先后发表了自己对青年创业的见解,代表之间的互动效果良好。活动最后,何俊聪副书记就创业政策、培训教育和资金扶持方面做出了总结,对出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感谢,对青年代表寄予厚望。
会后,团市委将对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并供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考研究,以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形成建议和提案。
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是共青团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畅通青少年利益诉求渠道、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一项制度性安排。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团市委力求帮助青年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创业青年保驾护航。今后,团市委将继续深入开展此项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活动形式,促进全市青年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